上海青浦区淀山湖淡水养殖场

上海鱼苗批发、上海鱼苗厂电话、上海鱼苗基地地址

7X24小时服务热线:

13564885241

扫一扫咨询详情

您的位置:首页 >>新闻中心 > 上海鱼苗的越冬措施要点

上海鱼苗的越冬措施要点

发布时间:2025-06-10人气:7
 上海鱼苗越冬需重点关注池塘环境维护、鱼体健康管理以及科学投喂与水质调控,具体措施如下:
 
池塘清理与消毒:清除池塘过多淤泥,防止池底恶化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,造成水体污染。清除淤泥后****暴晒10天左右,并用生石灰清塘,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越冬环境,然后加注新水,经过10天左右药性消失后,即可放鱼。
 
水位控制:冬季降雨量相对较少,池塘应保持水深最低在1.5米以上,水位过低时应加注水量。加水时应早注水、勤注水,一次注水量不可过多,以免引起池塘水温变化过大,鱼的活动量加大而不利于越冬。鱼种越冬池塘的水位一般应保持在2米以上,因为水位较深时,水温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温差变幅也小,对鱼种越冬较为安全。若池塘水位过浅,极易使水体形成冰冻,相对减少水体空间,导致鱼种缺氧和冻伤。
 
密度控制:越冬期间密度过大,会造成缺氧,同时也极易引起鱼病;密度过小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。因此需要根据经验和实际确定合适的放养数量和鱼类搭配比例。池塘每亩水深1.5米可越冬10厘米左右鱼种3万尾左右。放养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可放亲鱼15~25尾,或10厘米以下的鱼苗200尾;条件较好的鱼池,可养亲鱼30~40尾,鱼苗400~500尾。放养时,应分规格入池,受伤和带泥的鱼不能放池。
 
投喂管理:冬季养殖鱼类过早停料易导致越冬鱼(尤其是越冬鱼苗)营养流失较大,死亡率升高。因此不宜过早停料,应选用质量合格的优质饲料,在天气晴好、气温较高的中午少量投喂,以维持鱼体体质,增强其耐寒和抗病能力,提高越冬期及开春养殖鱼类成活率。鱼池水温在0℃~4℃时,不宜再投喂,春季融冰后应尽早投喂,提高越冬成活率。同时,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以增强体质,提高其防病抗病力。
 
水质管理:定期检测养殖水体溶氧、pH值、氨氮、亚硝酸盐等指标,保证水质清新,溶氧在5mg/L以上,pH值在7~8.5,透明度在40~50厘米。定期检查水体浮游藻类生物量,对于营养盐含量少、浮游藻类少、透明度较大的鱼池,可直接补充小球藻和硅藻,或适当培育浮游藻类;对于浮游藻类过多的鱼池,可采取消毒等措施,适当减少水体中浮游藻类含量。定期检测水体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,发现数量较多时,可全池泼洒敌百虫溶液(水产用),防止越冬期间轮虫或剑水蚤大量滋生引发池水缺氧。冬季肥水中的饵料生物,不仅可供鱼摄食补充代谢的消耗,而且由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,也能使池水保持丰富的溶解氧,为鱼种越冬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。当池塘水质过肥时应注入新水,排除部分旧水,进水口要用密眼网过滤,以防野杂鱼混入。
 
日常管理:
 
勤检鱼病,发现问题及时处置;拉网时动作要精细,防止鱼类带病、带伤越冬。越冬前并池可进行拉网锻炼增强鱼类体质,宜在水温10℃左右进行。
 
鱼池封冰后,浮游藻类光合作用是水体溶氧主要来源,明冰可保持较高的透光率,确保光照强度。要及时扫除积雪和乌冰以保持光照充足,扫雪面积越大越好,小池全部扫净,大池可每隔1米扫1米,南北走向,以利采光。越冬池应禁止滑冰、冰下捕捞鱼虾等,避免鱼类受惊乱窜,消耗体力,增加耗氧量。
 
勤巡塘,观察鱼是否浮头及水质状况。定期注水,视池塘情况每20~30天注水一次,使池水保持在2~2.5米深。加注水源一定水质清新、无污染、溶氧高,与塘水温差不超过3℃。如用地下水,需经过曝气、沉淀后才能使用。对有渗漏的越冬池要每隔20~30天添加新水一次,但添加量不宜太大。
 
池塘封冰时,要破冰增氧,一般每亩水面打开长4米×3米的冰眼2个。对补水困难的越冬池可以追施无机肥,培育浮游植物增加水溶氧量。每次可施尿素2.5千克,过磷酸钙2千克,方法是将两种化肥混合后装入稀眼布袋中,挂在冰下水中。如补水条件好的池塘可少施或不施化肥。
 
病害防治:
 
预防措施:小心操作,尽量减少鱼体受伤;每隔20~30天,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,用量为每亩均1米深用15~20公斤,兑水全池泼洒;用茶麸(整块、不宜打碎)每亩水面,深均1米用7~8公斤,置于池塘四角和中间,让其慢慢溶解,起消毒和调节水质的作用。
 
治疗方法:
 
细菌性烂鳃病:病鱼体色变黑,离群独游,打开鳃盖,鳃丝上有许多粘液,有些腐烂成“开天窗”状。此时,池塘水体可用生石灰消毒(方法与预防措施③一样),第二天用半斤敌百虫(晶体)加2两粗盐溶水全池泼洒(每亩均1米深用量),同时用复方鱼药投喂连续3~6天。
 
小瓜虫病:流行于水温15℃~25℃时,病状为病鱼游泳迟钝,浮于水面,有时集群绕池,检查病鱼鱼体,鳍条、鳃部有许多小白点。此时,每亩水面均1米可用半斤干辣椒和2两干姜片,用4斤清水煮沸后熬半小时,然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,连续2天,每天一次,可达到预期的效果。
 
寄生虫引起的其它鱼病:主要是越冬后期、春初,鱼苗个体较大,水质不良引起的,如车轮虫、隐鞭虫、斜管虫等疾病。届时可用苦楝枝叶沤水,每667立方米水体用40公斤左右扎成把,堆沤在进水口附近,可达到预防的目的;也可用硫酸铜、硫酸亚铁合剂,每立方水分别用0.5克和0.2克溶水后全池泼洒。
 
水霉病或鳃霉病:主要是机械损伤或冻伤引起的,病鱼消瘦行动迟缓,鱼体上有一团棉絮状物质,如不治疗慢慢死亡。此时可用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和万分之四的食盐混合溶水后全池泼洒,或每立方水用0.1克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,连续2次,每天一次即可;或者使用水霉净连续使用2~3日也可以防治水霉。
 
防寒保暖:对于露天养殖要注意保持养殖池塘合适的水位,提高池塘水位不仅能减缓水温的下降速度,提高水产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。温室养殖要做好保温和调节水质工作,另外要提前加固,备好应急材料,防止突发天气对温室的损害。池塘水位发现过低时应根据天气及时补水,同时能防止水产养殖动物因水温突然骤降到5℃以下时引起冻伤或应激反应。为避免风雪的侵袭,可根据池塘水面的大小确定搭建一定数量的挡风棚。挡风棚以稻草或芦杆为材料编织而成,用竹杆或木桩将其固定在池塘的任意位置,其高度应高于水面10~15厘米,在棚下方堆入一定数量的猪、牛粪,这些粪在腐烂发酵时所产生的热能有利鱼种越冬,同时也可为鱼种提供饵料。

电话咨询

咨询电话:
13564885241

返回顶部